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23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 align=left>粉煤灰在水泥工業中的用途有兩大類。一是作為水泥原料配料,二是用作水泥混合材料。
作為水泥原料配料即用粉煤灰黏土配料,代替或部分代替黏土原料。常見粉煤灰與水泥廠常用黏土的成分相比較,有一定近似性。一般說,粉煤灰中的鋁、鐵含量偏高,而含硅量偏低。通過配料計算和輔助原料的摻配,可滿足熟料燒成的要求。粉煤灰中的燒失量(未燃盡炭)、尚能強化燒成,降低煤耗,節約能源。
在回轉窯干法或濕法生產中,可直接通過配料計算,確定粉煤灰摻量。在立窯生產中,由于粉煤灰的顆粒一般較粗,采用其粉配料時,除通過計算、試燒外,還需測試其成球性能。必要時可輔以部分塑性黏土(如河泥、淤泥、黏性土等)或采用較細粉煤灰。
粉煤灰是一種火山灰質材料,即具有能與石灰反應形成水化硅酸鹽的性能。在水泥中,粉煤灰能參與水泥的水化、硬化。在水泥生產中利用粉煤灰作為混合材料的歷史較久,并早已納入國標GBl75和GBl344兩大標準中。目前不少水泥廠由于缺乏混合材資源,礦渣供應不足,較廣泛地使用粉煤灰作為混合材。
國家標準GB1596—1991《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中規定,水泥生產中作水泥混合材料用粉煤灰的分級和要求是I級為燒失量≤5%,含水量≤1%,二氧化硫≤3%,28天抗壓強度比≤75%。
其中燒失量和抗壓強度比是粉煤灰的主要技術指標。燒失量過大,會惡化水泥的使用性能(需水量增大)和耐久性。抗壓強度比(又稱強度活性)則是粉煤灰火山活性的表現,直接影響粉煤灰作為水泥混合材的效果。
按國家標準GB175—1999,《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的規定,在普通硅酸鹽水泥中,粉煤灰的最大允許摻量為15%。按國家標準GB1344—1999《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及粉煤灰硅酸鹽水泥》的規定,在粉煤灰硅酸鹽水泥中,粉煤灰的摻量為20%-40%。在礦渣硅酸鹽水泥中,允許摻加8%的粉煤灰。國標GB12958—1999《復合硅酸鹽水泥中》也允許摻加部分粉煤灰。
在國標GB1596—1991中,對作混凝土摻合料用的粉煤灰,提出細度、需水量比等指標,粉煤灰則分為I、Ⅱ、Ⅲ三級。這些指標雖屬混凝土摻合料用粉煤灰的技術要求,但對水泥混合材用粉煤灰,也有一定關系。較細的粉灰,可減輕磨機負荷,或在磨尾勻化入庫。低需水比粉煤灰有利于水泥的現場使用,提高混凝土質量。
用作水泥混合材的粉煤灰,尚有一種稱為液態渣的特殊品種,它是煤粉在液態,爐(爐溫達
粉煤灰在水泥工業中的利用技術已較成熟。各方面有關政策規定也比較完整、配套。各地、各廠可結合粉煤灰來源、品質和供應條件,從環境保護、產品開發和企業經濟利益出發,大力開拓粉煤灰在水泥生產過程中的應用,粉煤灰在水泥工業中的應用前景將會更加光明。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23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由硅酸鹽水泥熟料和(20%-40%的)粉煤灰、適量石膏磨細制成的水硬性膠凝材料稱為粉煤灰硅酸鹽水泥(簡稱粉煤灰水泥),代號 P.F.
1、粉煤灰水泥的技術要求
粉煤灰水泥的細度、凝結時間,安定性、強度和標號要求與礦渣水泥相同。
2、粉煤灰水泥的特性
由于含有大量的粉煤灰,其中活性氧化硅和活性氧化鋁會與熟料水化形成的氫氧化鈣發生二次水化反應,生成硅酸鈣凝膠,水化鋁酸鈣晶體或水化硫鋁酸鈣晶體,因此粉煤灰水泥的性質與硅酸鹽水泥和普通水泥性質相比,差異極大。
由于粉煤灰顆粒表面形成致密的玻璃體,因而二次水化反應速度非常慢,而水泥中熟料礦物比例下降,粉煤灰水泥的凝結慢,早期強度低,后期強度也低但增長速度快,水化熱少,放熱速度慢,硬化時對溫濕度敏感。由于二次反應消耗了氫氧化鈣,粉煤灰水泥抗淡水及硫酸鹽侵蝕性強,抗碳化能力差,由于粉煤灰顆粒致密光滑,需水量少,所以水泥干縮較小,抗裂性好,由于總的水化產物少,不致密,所以其抗凍性差,耐磨性差。
3、粉煤灰水泥的應用
由于以上的特點,粉煤灰水泥適用于地上、地下及水中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大體積混凝土、蒸汽養護混凝土、抗硫酸鹽的混凝土。不適用于早強混凝土、高強混凝土、冬季施工混凝土、抗凍性的混凝土、耐磨混凝土、抗碳化混凝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