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招商新能源”)是中國國務院國資委下屬大型中央企業,具有超過140年歷史的招商局集團旗下唯一從事新能源投資的平臺控股公司,主要從事光伏發電以及新能源業務的投資和管理。目前旗下擁有包括從事光伏電站收購和運營業務的香港主板上市公司——聯合光伏集團有限公司及從事光伏電站和可再生能源項目交易和服務的平臺——可再生能源交易所EBOD,總部位于香港。截至2014年9月30日,招商新能源集團旗下累計擁有已并網光伏電站達到652MW,遍布青海、甘肅、內蒙、新疆、江蘇、福建和廣東等地區。
中國光伏行業發展勢在必行
政府從環境保護的角度和民計民生角度出發,都需要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當前政府對光伏行業提供了積極有效的政策支持(表1)。中美應對氣候變化聯合聲明更將清潔能源的發展提到了政治高度上。潛在的降息可能性對于光伏這樣一個高杠桿行業來說也是難得的發展契機。
所有新能源行業中,產能最容易快速提升的就是光伏行業,增長潛力巨大。
核電對選址的要求非常嚴格,需要地殼穩定、水源充足;同時核電從選址勘探到建設投產,周期最短也要六年,一般需要六年半到七年。而風電盡管過去一段時間里發展很快,但風電的最大缺陷是供給和消費在時間上的錯配,一般用電高峰以白天居多,而風電的高產時段往往在晚上,這導致電網調控壓力很大。同時風電發展的高峰期已經過去,逐步進入平緩發展期,不太可能出現較快的增長。最理想的風電資源區已經建了電站。而其他新能源如生物質發電、垃圾發電、潮汐發電等,規模都太小,不足以滿足用電需求。唯一有希望在未來十五年內帶來大幅增量的新能源就是光伏光電。
在當前中國及全球發電量中,光伏占有率非常低,約占2013年中國發電總量0.2%和全球發電總量0.7%。而截至2014年9月光伏發電已經占中國發電總量2%,預計這一數字在2020年會達到5%。
光伏電站建設周期相對較短,從開工建設到發電并網最快三個月就可以完成,電站模式易于復制。
我國西部有大量的閑置土地,地方政府支持鼓勵光伏電站的建設和發展。
光伏上網電價已經明確且由并網日期起20年不變,大大降低了投資回報的不確定性。(成本主要由財務費用--融資成本--+人員工資+折舊--CAPEX/25年--組成,容易計算并相對穩定)因此今年下半年開始大量資金開始涌入光伏行業。
國際油價的下跌對光伏行業影響并不大。因光伏主要是火電(煤)的替代品而非石油的替代品。發展光伏的主要訴求是改善環境、減少污染以及消化我國光伏行業上游大量過剩的產能。
招商新能源作為招商局旗下公司,是招商局布局光伏行業的排頭兵
招商局作為中國第一家央企,是央企中的長子,理應承擔企業社會責任,對環境保護和新能源發展做出貢獻。
招商局的現有三大支柱產業地產、基礎設施、金融都能與光伏電站很好地對接并產生協同效應。如高速公路、物流中心、碼頭、倉庫等是發展分布式光伏電站的最好資源;招商地產提出發展“綠色地產”的口號,與清潔能源也有有機結合的潛力;光伏電站需要大量投資,招商局旗下的招商銀行、招商基金、招商證券、招商財富、招商資本等金融機構掌握了金融行業的全牌照業務,能夠為新能源的發展提供強大的資金支持。
招商新能源已經開辟出了一條獨特的通過收購成熟電站快速擴大規模的發展道路。
招商局有意愿、也有需求將光伏事業作為公司新的增長亮點和動力
將現有金融業務與招商新能源對接,為新能源業務發展提供資金支持的同時,也使旗下金融機構享受項目的高額回報。
招商新能源在光伏行業具備核心競爭優勢低成本的資金=更高的杠桿收益率:來自兄弟金融機構的低成本貸款或投資;招商局AAA評級下的海外發債優勢。當業務規模發展到2-3GW(現在600MW)的時候,招商新能源自身現金流已經足夠支撐后續發展。
利用并購優勢和行業的發展契機快速擴大規模、跑馬圈地,搶占位置和條件最優的電站。收購標準:IRR不低于9%;必須已經并網;具備有效購電合同;賣方提供發電量擔保;關注對方實力和施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