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烏魯木齊2月18日電(馬立臣)隨著中國信息化建設和互聯網的成熟發展,展會、論壇、會議等活動已經成為向外界展示新疆發展潛力和前景的重要窗口,也是新疆、內地、國際三方交流的重要渠道。近年來,新疆主辦了新疆電力展、新疆礦博會、新疆工程機械展和新疆煤博會,并邀請中國最大民營展覽公司振威展覽公司組織承辦,全面進行市場化運作。
其中新疆智能電網暨電機技術設備展覽會是中亞最大電力展,展會將聯合周邊國家,著力打造新型能源和特高壓電力網絡,為建設從中國新疆到中亞五國的輸電通道,即"新絲綢之路經濟帶輸電走廊"提供國際合作平臺。
其中礦博會同期舉辦"中國-亞歐礦業部長級論壇",邀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蒙古國等周邊國家礦業管理部門部長級領導參加,打造"一帶一路"礦業經濟合作圈,促進各國之間的礦業交流,達到共勘共采深度合作的目的。2015年,工程機械展特別設立的軌道交通展區,也為新疆和周邊國家軌道建設和應用提供了大量技術支持和成套解決方案。
新疆是連接中國與中亞的重要樞紐,是中國通往歐洲和中亞、西亞和阿拉伯地區的國際物流港,擁有17個一類國際口岸,12個二類國際口岸,其中阿拉山口、喀什機場兩大國際口岸直達歐洲,紅其拉甫口岸則通往巴基斯坦與南亞地區。
新疆經信委主任胡開江表示,新疆將瞄準輸變電裝備、農牧業裝備、新能源和節能環保裝備、礦山和工程機械裝備等10個戰略重點,打造6個超千億、各具特色的制造業產業集群,規模以上制造業研發經費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在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培育營業收入超100億元的企業10家,50億元的企業20家。
依托特有的國際地域優勢和資源優勢,新疆利用展會和高層論壇將中亞、地方政府、兵團、國內外企業四者結連成一張緊密相連的網,形成以兵團和地方吸引企業投資,以企業高新技術帶動新疆發展的良性循環,并通過新疆的地域優勢將中國制造裝備和技術輸出到中亞、西亞國家。以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為主、中國產業援疆為輔,進一步帶動新疆的和諧穩定發展,為中國邊疆地區的長治久安和經濟發展帶來巨大的推動作用。
湖南經信委主任謝超英表示,作為援疆大省和機械制造大省,湖南希望能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上有更好的成就。通過新疆這個橋頭堡來發展我們湖南的產業,一方面支持新疆的發展,另一方面尋找新的商機,為疆湘兩地開辟新的通道。參展企業與當地企業和工業園達成了深入的長期戰略合作,并為進軍中亞和歐洲市場打下良好的基礎
目前,新疆已經形成以亞歐博覽會為綜合貿易,以礦博會、電力展、工程機械展、煤博會和農博會為專業展示,以絲綢之路經濟帶為主、中國產業援疆為輔,以能源和農業等會展品牌進一步帶動新疆的穩定發展,為邊疆地區長治久安和經濟發展帶來巨大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