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剛剛過去,留給一些大城市人們最深的印象可以說不是寒冷而是頻繁的霧霾天氣。如何減少霧霾天氣既是人人關心、社會關注的問題,也是環保部門和環保企業不懈的追求。造成城市霧霾的主要原因,除了汽車尾氣排放和建筑揚塵外,還有就是冬季供暖燒煤和天然氣的排放。北方冬天溫度很低,不可能因霧霾而不供暖,是否有可能在保持供暖需求及其他供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減少供暖引發的排放污染?有,那就是忠誠信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傳統供熱管網調控節能開發系統”。為此,記者特獨家采訪了該公司總經理李旭先生。
近40%的供暖浪費
記者:作為一家科技環保企業的負責人,您是如何理解節能與環保的關系的?
李旭:節能是促進環保的有效途徑,從事節能事業的企業更像是環保戰線的一個個“敵后武工隊”。作為一家環保企業,如何在不降低人們生活質量的前提下減少能源的消耗使用,是環保企業應有的社會責任和擔當。
記者:能否用具體案例來說明一下?
李旭:以冬季集中供暖為例。住在北方城市集中供暖區的人們可能都發現有這么一個現象,有的家庭冬天供熱溫度過高,需要開窗戶來降溫,而有的家庭溫度卻又始終難以保持16攝氏度的最低供熱標準。供熱公司為了保障供熱區域內的低溫戶最低取暖需求,只得增加水溫,加大動力泵的功率。結果就進入了惡性循環,導致距離供熱點近的室溫較高的用戶室溫更高,需要開更大的窗戶來通風降溫,造成能源的極大浪費。
這除了會增加供暖企業的成本支出、降低供暖企業的利潤外,最為重要的是浪費的熱能需要消耗大量燃煤。眾所周知,燃煤在燃燒的過程中需要排出大量的煙塵廢氣,從而造成污染,這就是環保問題了。盡管有的地方使用了脫硫煤和天然氣,但污染還是很嚴重的,這種能源浪費所引起的額外污染仍然更不可忽視。
記者:集中供暖燃煤浪費所引發的額外環境污染,在整個集中供暖引發的環境污染中占比有多大?
李旭:這個不能一刀切,管網設計不同而有所不同,但一般在10%至40%之間。
記者:采用集中供暖分戶計量或分戶供暖方式是否可解決這個問題呢?
李旭:理論上是可以的,但具體實施過程中會面臨許多問題。先說集中供暖分戶計量,該供暖方式在山東德州等地試行過,除了供熱計量表價格貴外,最為主要的是熱量表性能不穩定,計量不準確,容易出現故障。加之傳統供暖管網的結構又難以實現每戶安裝熱量表,改造成本很大,所以試點基本上是不了了之,并沒有推廣開來。
再說分戶供暖,分戶供暖一般采用壁掛爐或電地暖,這種供暖相對于集中供暖成本要高。據了解,同樣的供暖面積,室內保持同樣的溫度,一個供暖季用戶所支付的供暖費用是集中供暖的2倍至3倍。這種分戶供暖方式除了會增加用戶的供暖負擔外,相對于集中供暖效率也較低,同樣要多消耗大量的能量,增加大量污染,不利于環境保護。還有就是集中供暖可以利用電廠、水泥廠的余熱供暖,能大大節省能源。因此,雖然現有的集中供暖要浪費10%至40%的能源,但相對于分戶供暖還是要節能得多,對環境污染也要小得多。
集中供暖智控時代到來
記者:有沒有什么辦法可以減少集中供暖中的能源浪費?
李旭:有,比如我公司開發的“供熱管網智能調控節能系統”就能實現大幅減少供熱管網熱能浪費的現象。
記者:安裝了“供熱管網智能調控節能系統”后的集中供暖管網相對于不安裝該系統能夠節能多少?
李旭:我們對用戶承諾可實現10%至40%的綜合節能效果(視工況而定)。公司在新疆五家橋市銷售了近100套,用戶反饋的信息是,安裝“智能供熱管網節能調控系統”后,相比安裝前節省供暖費用可達到30%左右。這意味著,安裝了“智能供熱管網節能調控系統”后,節能率可達30%。如果全國集中管網供暖區都能安裝“智能供熱管網節能調控系統”,其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將是巨大的,對環保的貢獻也將是巨大的。
記者:供熱管網智能調控節能系統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李旭:當前先進供熱采暖技術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動態可調節的外網供水溫度。針對我國現階段供暖方面普遍存在的問題,我公司研發的“智能供熱管網節能調控系統”通過設定合理的供暖曲線,達到一個基本供暖散熱的標準。這個散熱標準即根據室外天氣的變化,使二次管網供回水混水比例隨室外天氣變化動態調控,最終使用戶室內溫度達到相對恒定。
通過室外溫度采集器采集的環境最低溫度,反饋到智能控制柜,智能控制柜通過運算控制混水器的混水比例,輸送合理的供熱量到外網。調控系統全天24小時內每30秒巡檢一次,每當室外環境溫度或供回水溫度有0.2℃的變化(閥位定位比為1%,溫度顯示0.1℃)時,系統都會進行相應的細微調控,完全可實現不間斷超精細自動化控制的模式。
在上述二次管網控制模式的基礎上,針對用戶末端沒有自動溫控閥控制的情況,通過在一次管網側加裝一次網聯動調控閥,從而實現一二次管網聯動控制。當二次管網的混水比例已達到最大量,而系統仍然超供時,智能控制柜會對一次管網發出超供信號,控制一次管網聯動閥按量關閉;如果天氣變冷時,二次管網經調控后,混水量減到最小,智能控制柜會對一次管網發出欠供的信號,控制一次管網聯動閥按量開啟,最終實現一次管網的供給熱量根據二次管網用熱需求的變化而變化。
“智能供熱管網節能調控系統”的應用,實現了二次管網根據室外天氣合理分配熱量,一次管網聯動閥使二次管網根據用熱需要在一次管網索取熱量。一個是按需索取,一個是按需分配,實現了一次管網調平和二次管網供熱的有機配合,達到了整個供暖系統的平衡,即二次管網的相對平衡和一次管網的絕對平衡。從而提高了供熱管理水平,最終實現在科學管理的前提下節能又減排的目的。
記者:“智能供熱管網節能調控系統”有哪些優勢?
李旭:我總結了一下,它有六方面優勢:
首先,實現了動態變流量質調節的供暖調控方式。系統的供熱量是每時每刻隨室外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室外溫度升高,供熱量就相應地降低,保持一個動態的按需供暖的狀態,反之同理。使系統供熱量與供熱需要相匹配,按需供熱——多需多供,少需少供。
其次,有效解決了一次管網水力平衡的問題。智能控制柜準確調控二次管網的供熱量,再配合一次管網聯動調控閥自動控制,一次管網的供熱量由原來的分配方式改為按需索取方式,一次管網的調平滿足了換熱站的需求,達到了一次管網既不欠供又不超供的平衡,可使負載供暖面積增加15%至30%(視工況而定)。
第三,實現了綜合節能降耗的目標。隨著二次管網用熱量的減少,一次管網聯動控制閥按需減少一次管網進水流量,使一次管網的回水或供水溫度會升高,反饋到鍋爐房,由司爐人員及時減少鍋爐進煤(或氣)量,同時調節鼓引風機等設備,進而實現節能又節電的綜合效益。
第四,旁通管路智能調控單元和混水器的應用,增加二次管網循環流量,緩解管網水平失調的問題。由于部分二次管網回水不進入熱交換器而走旁通管路分流,系統阻力相應變小,使外管網流量增加5%至20%(視工況而定),減小供回水溫差,也相應緩解了循環不好的末端水力失調。
第五,有效提高鍋爐運行效率。配合智能供熱管網節能調控系統,鍋爐就可作為單一生產高溫熱水的工具,使鍋爐以更為接近設計參數的狀態運行,爐膛溫度的提高也使煤的燃燒效率提高,達到既保護鍋爐又實現綜合節能的目的。
第六,有效提高供暖企業管理水平。智能供熱管網節能調控系統的調控,使供暖企業管理人員的調控理念可以通過智控制柜內置的曲線庫實現,科學量化了一次管網的調平工作,提高了企業的管理水平,為企業節省了人力成本。
記者:您如何評價忠誠信達開發的“智能供熱管網節能調控系統”與其他供暖同類產品的優劣?
李旭:做供暖節能環保的企業很多,應該說都為節能環保做出了或正在做出應有的貢獻,但是專注集中供暖并開發出“智能供熱管網節能調控系統”的企業,目前國內僅忠誠信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一家,并取得了多項發明專利。當然,開發出“智能供熱管網節能調控系統”不是目的,目的是要讓這項技術在全國推廣,為節能環保做出更大的貢獻。面對著全國供暖能源浪費造成的巨大環境污染,我們深感“路漫漫其修遠”,還將肩負著“只為低碳環保、為熱力事業節能減排”的使命而孜孜不倦地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