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榆能波羅電廠規劃沙盤,該電廠將成為橫山最大的電廠之一,未來每年百萬噸煤將通過這個電廠轉化為電能。
在橫山縣陜西能源集團趙石畔電廠和榆林能源集團橫山波羅電廠項目所在地,推土機和挖掘機正在忙碌的施工。幾年之后,橫山2座2X1000兆瓦的大型煤電一體化項目便可以并網輸電,這些電力將通過塔灣鎮國家電網正在建設的開關站轉輸并網到榆橫—濰坊1000千伏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上,將橫山數以萬噸的煤炭資源轉化為電力送往東部,兩個大型發電項目每年可消耗橫山每年煤產量的大部分。
橫山是陜西產煤大縣,全縣土地面積4333平方公里中含可采煤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已采面積157平方公里。預測儲量500億噸,探明儲量108億噸,全縣共有25處礦井,其中生產礦井6處,資源整合礦井13處,機械化改造礦井3處,新建礦井3處,年生產原煤1000萬噸。
2011年該縣煤炭產量為206萬噸,2014年達到816萬噸,2015年受市場低迷影響,產量有所下降,全年生產原煤601萬噸。然而面對市場低迷、產能過剩的現實問題,橫山豐富的煤炭資源如何實現突圍,成了擺在很多人面前的難題。
橫山縣煤炭局書記馮瑜告訴記者,為了適應新形勢,橫山縣煤炭局在縣委縣政府的決策下大力倡導企業發展煤—電,煤—化工,煤—焦等高附加值產業。以煤炭為資源,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向載能工業品轉化,向化工產品轉化,并依法關閉高耗高污染的焦化廠,籌建焦化蘭炭園區,立足市場,引導煤礦建立配套的脫硫洗煤車間,加快橫山縣魏家樓煤炭集運站、高新區煤炭集裝站、隆鑫蘭炭園區建設。其中隆鑫蘭炭園區建設完成投入近1億元,煤焦爐點火試產,相應配套的電石、榆能波羅、趙石畔發電廠正在建設。
“我們正積極引導煤炭走出去戰略,拓寬煤炭銷售渠道,讓橫山煤炭產銷步入發展軌道。橫山將以黑色的煤炭為基礎,一方面做好煤炭的開采與銷售,另一方面立足于煤炭的深加工,讓煤炭充分發揮作用,成為促進橫山工業發展和縣域經濟快速發展的金疙瘩。”馮瑜坦言,橫山縣正在整合關閉小煤礦,組建朱家峁煤礦、魏墻煤礦、高興莊礦等一批大中型煤礦,建成投產后預計可新增能力500萬噸左右。全縣生產能力由1000萬噸提高到1500萬噸,凈增能力500萬噸。
延長石油榆林煤化有限公司是橫山榆橫工業園區中一家資產總額47億元、員工1000多人的大企業,主要從事甲醇、醋酸、油品等煤化工產品生產與銷售。該企業每年可生產醋酸30萬噸,甲醇25萬噸。該企業是橫山通過煤產業深加工優化工業布局、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一個典型。華電煤基芳烴項目、中煤兩聚產品下游加工等煤化工項目與延長榆林煤化公司類似,未來他們將為橫山的煤化工產業添上重重的一筆。
煤炭產量上來了,煤炭深加工工業發展起來了,產業鏈的延長和產品附加值的提高,讓政府的財力足了、百姓的腰包鼓了。
黑色的煤炭是橫山工業做大做強的根基,從單純的賣煤轉為家門口加工、轉化煤,賣煤工業制品;家門口發電,賣電。黑色的煤炭在橫山不斷被賦予新的價值,對于當地政府和百姓而言黑色的煤炭可以增加地方財政收入,讓政府有足夠的財力投入到民生建設和社會保障當中;增加百姓收入,可以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
2015年,面對嚴峻發展形勢,橫山縣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16.51億元,增長5.6%;地方財政收入4.01億元,增長5.9%;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05元,增長8.3%;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60元,增長9.4%。在以煤炭開采、加工為主的工業模式帶動下,2015年橫山縣實現工業總產值141億元,增長24.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36.7億元,增長21.5%,居榆林全市第一,全省前列。2016年橫山縣將重點建設能源化工類項目15個,年度計劃投資79億元,預計全年生產甲醇65萬噸、聚乙烯31.5萬噸、聚丙烯31.5萬噸、醋酸27萬噸,發電53億度。
橫山縣發改局局長王湛茯坦言,儲量豐富的煤炭、油氣資源是橫山經濟發展的動力,我們將充分利用豐富的煤炭資源,提高資源的轉化率與利用率,提高煤炭的附加值,讓煤炭產業帶動橫山的工業發展,通過發展工業促進橫山的縣域經濟做大做強。
中煤360萬噸甲醇項目完成投資11.85億元,全廠流程已打通,實現產值13億元。
橫山縣人民政府縣長周建國表示,橫山正在按照“轉型、轉化、清潔、低碳”的要求,以建設高端煤電一體化基地和能源化工核心區為目標,加快構建以煤電、煤化工為主導的工業體系。全力推進中煤煤化工二期、陜能、榆能2×1000兆瓦煤電一體化等42個重大工業項目建設。依托中小企業創業園,圍繞中煤兩聚產品下游加工和全市煤炭產業發展需求,打造陜北第一家高端塑料生產基地和電力器材、井下設備制造基地。積極培育新能源產業,加快建設雷龍灣、狄青塬等光伏風電產業園。到2020年,生產原煤2000萬噸、原油20萬噸、蘭炭90萬噸、天然氣45億方,煤電裝機達到1000萬千瓦,能源化工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8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