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蘋果公司將投資四川光伏產業!”
四川攀西地區從過去的老工業基地華麗蛻變為太陽能光伏產業基地,這樣一個重磅消息無疑成為2015年四川產業轉型升級的標志性事件。
其實,進入新世紀的四川,在產業分布上既有過去幾十年賴以生存的煤炭、鋼鐵、水泥等老工業產業,也有大米、水稻等傳統種植業和傳統服務產業,近幾年以“綠色”為代表的各產業又相繼在此開始了一場“群雄角逐”的比賽。
老工業的綠色之路
成都、德陽、攀枝花在上世紀一直是四川的工業重鎮,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承擔著四川GDP增長的主要任務。然而,老工業城市卻在時代前進的車輪下慢慢褪去了金色的光環,隨著煤炭、鋼鐵等價格在國內國際市場上的持續低迷,外加整個社會對空氣、水源、土壤質量等越來越高的重視程度,傳統工業產業發展速度減緩。
面對沉重的現實,2004年,四川開始了老工業城市轉型發展之路,而發展的題中之義即轉型發展、綠色發展。
一晃十年,在2015年5月的全省投資促進工作電話會議上,“四川已成為全國最大清潔能源基地”的金字招牌被響亮提出。省經濟發展研究院院長、研究員王小剛說:“四川不僅資源儲量豐富,而且水電、天然氣、頁巖氣、風能開發等裝備制造能力也很強。用好這些優勢,是發展方式轉變的主攻方向,將給四川工業帶來強大而且是綠色的發展動力。”
“成立風電公司,是東方電氣歷史上涉及范圍最大的一次整合。”2015年3月底,位于德陽的東方電氣集團宣布成立東方電氣風電有限公司。
曾經的東方電氣集團在經歷金融危機后,整個行業遇到了極大的挑戰:國內發電設備市場需求總量減少,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公司還存在著市場開拓不足、產能配置不合理等問題。
轉變即代表希望。在通盤考慮后,行業人員認為發電設備市場需求已經向環保、高效和可再生能源方面發展,而核電、風電等新型能源需求旺盛,國際市場仍有較大需求。
面對新機遇,東方電氣集團迅速調轉船頭,重新規劃行業的發展方向。短時間內,風電公司實現了集團內風電業務市場、技術、制造及服務的全流程整合。
“四川風電設備發展有望因此提速。”四川大學教授、省新能源產業促進會會長劉錦超認為,東方電氣風電公司順暢發展,將帶動省內風電設備產業擴容。
在這場傳統落后產業淘汰、升級的道路上,全省各地的老工業城市都堅定地尋找著綠色發展之路。成都高新區已進駐硅寶科技、愛斯特、新力光源等綠色企業;遂寧經開區建設高效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基地;攀西地區建設太陽能光伏產業基地,甘孜、阿壩、涼山三州建設風能發電基地,長寧-威遠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3條外輸管道全線投運,管網日輸送頁巖氣設計規模達850萬立方米……
傳統服務業到新型服務業
從2015年到2016年,最火的詞莫過于“互聯網+”。而四川更是將互聯網與傳統服務業相加,完成了傳統服務業轉型的跨越。
省統計局5月發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四川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4%。第三產業增長8.6%,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44.1%,較去年底提高3個百分點,為2000年以來的最高值,拉動GDP增長3.3個百分點。
百度外賣、糯米外賣、大眾點評網等互聯網模式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就餐習慣。不出家門,不用開車,就能品嘗到不同的美食,而網上付款有時候比到店就餐還便宜,這樣一種新型的服務業方式影響力正在逐步擴大。
省商務廳提供的數據表明,服務業之所以增速持續加快、分量繼續提升,得益于傳統服務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更得益于近年來四川重點支持發展的科技服務業、電子商務業、現代物流業、養老健康服務業、現代金融業五大新興先導型服務業發展加快,形成新的增長極。
近兩年在成都舉行的“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活動中,就有不少“大單”現身四川物流業,唯品會(中國)有限公司在成都新機場所在的簡陽市建設物流產業園區,占地1500畝,共計投資40億元人民幣,其中,一期投資20億元,利用電子商務開展現代化的物流配送業務。
“目前已經初見成效,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里就貢獻稅收4000多萬元,預計今年營業收入將達40億元,貢獻稅收上億元。”唯品會高級副總裁唐倚智說。除了唯品會外,傳化集團、遠成集團也都大手筆揮師四川。“每個物流基地投資都在10億元以上,總計可能超過百億元,其中,南充物流港計劃投資35億元。”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說。
政府主導的綠色產業
近日,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發改委和省重點辦在瀘州召開的四川城鄉綠色發展項目投融資對接會提出四川將推進“城鄉綠色發展產業引導基金”成立工作。
綠色產業屬于整個社會的新興產業,除了企業自身自覺自愿地轉型,更依賴于政府的幫扶政策和力度,推動這一產業持續向前。而引導基金正是將重點轉向了正處于“蹣跚”起步階段的創新型企業,這對于促進技術與市場融合、創新與產業對接,孵化和培育面向未來的新興產業,推動經濟邁向中高端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據相關專家分析,政府對綠色新興產業的扶持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部分:
一是國家將中央財政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中央基建投資資金等合并使用,盤活存量,發揮政府資金杠桿作用,吸引有實力的企業、大型金融機構等社會、民間資本參與,形成總規模400億元的新興產業創投引導基金;
二是基金實行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管理,公開招標擇優選定若干家基金管理公司負責運營、自主投資決策;
三是成立的產業引導基金為突出投資重點,新興產業創投基金可以參股方式與地方或行業龍頭企業相關基金合作,主要投向新興產業早中期、初創期創新型企業;
四是新興產業創投基金收益分配實行先回本后分紅,社會出資人可優先分紅。國家出資收益可適當讓利,收回資金優先用于基金滾存使用。通過政府和社會、民間資金協同發力,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實現產業升級。
在政府、企業的有力互動下,第一、二、三產業的轉型將順利有效進行。當以綠色工業、綠色服務業為先導的產業主導一個城市的GDP時,城市也將因此而變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