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照明將擁有千億級的海量市場
LED 照明的發展正在影響著世界照明產業的格局,行業內已默認LED將是未來照明市場的新標準。近來國際巨頭動作頻頻,說明全球照明行業格局開始發生變化。
“智慧城市正逐步升溫,開始成為企業的追捧對象。智慧照明已經迎來市場新風口,成為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在姚澤鑫看來,智能照明的利好時代已經開始。
以LED為代表的照明市場規模仍在不斷擴大。美國市場研究公司Market sand Markets的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LED市場預計達到567.9億美元(約3770億人民幣),2013年至2018年的復合年增長率將達18.7%。有其他市場機構預測,到2020年,LED將取代傳統照明市場80%-90%的市場份額。
與此同時,智能照明也成為新的趨勢。2013 年全球智能照明市場規模約12.87億美元(約85億人民幣),未來在廠商積極推動以及節能趨勢帶動下,市場將持續成長,2019 年可達87.1 億美元(約578億人民幣)。
對于當下產業的激烈競爭,姚澤鑫說到,“產品同質化的競爭也達到白熱化的程度,如何在產品上體現差異性,是懸在每一個人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而大家似乎又達成了一個共識,智能照明正成為新的趨勢,這將結合傳統化的產品打破同質化的格局。”
飛利浦、歐司朗、GE等具有百年歷史的老牌照明公司都將其定位下一代照明的方向,作為公司的主要戰略目標。
企業紛紛布局智能照明
移動互聯、物聯網、云計算的快速發展,為智慧城市的建設提供了堅實基礎。其中,智能照明集成了節能照明、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家居、移動通信、文化傳媒等多種功能,是智慧城市建設的最佳載體。
巨大的市場前景將成為眾多企業爭相布局的藍海。尤其是自今年以來,業內的照明巨頭紛紛加快智能照明領域的開拓步伐。經過2年多的發展,目前飛利浦Hue家族已延伸至燈帶、燈具、便攜魔燈等適應不同照明需求的硬件。歐司朗通過第三方物聯平臺Arrayent,解決物聯網兼容性問題,發布全球首款Thread網絡協議控制的智能LED燈泡,打破地域界限,開放標準原則。GE與蘋果、高通合作,快速進軍智能照明市場,生產能與蘋果公司HomeKit兼容的LED燈泡……
“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智能照明是在高度同質化競爭格局下的一種差異化競爭思維的選擇。而且,互聯網智能家居生態圈需要智能照明作為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姚澤鑫道出了智慧照明被企業紛紛追逐的原因。
那么,火熱當前,應該怎樣看待智能化趨勢,國內的照明企業又將如何選擇?
“首先,企業應該擁抱物聯網,擁抱智能化。大家在接觸終端市場的市場,應該深有感觸,所有的人都在談論智能照明,這將是必然趨勢。而另一方面,照明真正智能化之后,將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應用價值,會給生活帶來方便,所以照明的智能化我覺得企業應該嘗試去接受。”
“其次,國內的企業,不應該僅僅停留在代工的階段,而應該掌握渠道的優勢,并完美的發揮出來。讓使用自己產品的用戶,最終都匯集到商家的平臺上,從而可以更好的掌握最終用戶,發揮后續價值!” 姚澤鑫談到。
縱觀現階段各企業的智慧照明布局情況,它們正在從智能照明單品,逐步轉向于提供整體智能照明解決方案,并且通過跨領域、跨技術的合作,取長補短,搭建真正的照明物聯網。毋庸置疑,這種跨界合作的市場策略是物聯網時代下的必然措施。對于智能照明,企業在專注自身的專業技術開發之時,還應該深入了解市場需求,不斷創新。不僅要注重過去上下游的關系,還需與其他領域跨界合作,共同開發出令消費者接受并欣賞的產品。
以“軟實力”共促智慧生活落地
與眾多云服務平臺相比,云智易智慧生活物聯云平臺,從定位來看,聚焦的領域是消費級物聯網市場,且服務的對象是硬件,屬性是PaaS和SaaS服務。
就智能照明領域來說,云智易的本質其實是SaaS,即Service as a software,將能力作為服務,打包成軟件或以SDK的形式提供給照明廠商;將設備連接、設備管理和數據采集、分析能力做到極致,對智慧生活所需的軟件服務理解到最深,然后以軟件和SDK能力輸出給照明企業。
“云智易致力于智慧生活的云端平臺,三大平臺分別關于連接、開發、運營。云智易專注在吃‘軟’的這一方面,即云端,二是專注生活方面,同時為傳統企業輸出云端技術能力和運營能力。”姚澤鑫強調。
他提出:“我們希望平臺和本身的產業資源,服務于互聯網智能企業來說,服務有兩個點:一是輸出我的技術能力,二是我也希望輸出我的落地能力。”
云智易擁有3個子平臺,其中涉及21個子模塊、8個行業解決方案,涵蓋物聯網設備連接、設備管理、開發平臺、數據和用戶運營。目前主要服務于智能照明/電工、智能安防、生活電器、健康穿戴、智能社區等領域的企業,并為其提供軟件和云平臺一體化解決方案,通過平臺IoT設備連接和數據服務,幫助設備廠家實現連接產品、連接用戶、連接服務。
關于云端大數據的問題,姚澤鑫說到:“云端,首先是一個軟件的技術方案,是輸出給傳統的硬件廠家。第一層基于連接層,讓這些數據能與平臺上的采集和存儲相對應;第二層這些數據對應的,要有可視化的界面,或者說可操作的界面。”
未來已來 物聯網的落地在3到5年
我們一直強調智能互聯的發展和未來,那么,物聯網何時才能真正落地?在姚澤鑫看來,這一天的進程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快一些。在未來的三到五年內,必將達到規模化的發展。
物聯網被稱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從某種意義上,人類歷史的發展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拓展和深化與萬物聯系的過程。現在,屬于物聯網的那只“蝴蝶”已經扇動了它的翅膀,加速進入“跨界整合、集成創新、規模化發展”的新階段,有人稱之為“未來已來”。
對于原因,姚澤鑫談到,“當前整個產業鏈的人都已進入,包括產品商、房地產商、運營商等,這將導致產品互聯的實現將很快!智能化互聯接下來的發展,在于強強聯合,在于推向消費級市場的落地。”
姚澤鑫強調:“智能照明、智慧生活、物聯網等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滿足人類的生活需求,這個行業需要在更加開放、兼容和跨界合作的形式下發揮優勢,實現不斷更新換代!”
云智易作為中立的第三方IoT云平臺,更注重追求的是技術平臺的價值,基于自身先進的開放平臺架構,傳統設備制造商都可以實現極簡便的接入,實現人、物、云之間的互聯互通。在來來,云智易也將會在物聯網云平臺領域更加專注,技術上更加創新不息,在智慧照明市場上實現一個全新的布局。
“首先,云智易已經跟眾多國際大廠達成了強強聯合,未來,我們希望覆蓋更多的企業,讓大家都能用上智能化平臺,并理解和想清楚接下來如何使用。”
“其次,云智易在智能化的市場不斷生根發芽,三年之后也許智能化的需求會上升到另一個新的高度,我們將在用戶的運行數據上,做全新的升級布局!真正鎖定用戶需求痛點,做一些接地氣的產品,真正讓普通用戶感知到科技進步帶來的福利。”
“最后,我們希望接下來更更多的中小規模的企業合作形成規模化效應,努力通過服務B端企業把智能概念滲透給C端用戶,讓智能家居盡快落地普通消費家庭,這是我們在市場上需要做的一個目標和計劃。”
姚澤鑫說:“制造強,才能工業強;工業強,才能國家強。應借物聯網這艘大船把國內照明產業創新水平提上去。”
中國照明產業的發展迎來了新一輪的機遇,正在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而這個新的發展機遇期與產業轉型期正好重疊,距離物聯網的爆發式增長已為時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