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G—35/3.82—M1 鍋爐及10—20t/h鍋爐高效除塵復燃新技術 | ||||||||||||||||||||||||||||||||||||||||||||
查看數次: 622 | ||||||||||||||||||||||||||||||||||||||||||||
拋煤鍋爐增加高效除塵復燃裝置的必要性 各熱電廠現普遍運行的YG—35/3.82—M1型鍋爐,為拋煤機倒轉鏈條鍋爐。該型鍋爐具有煤種適應性強、負荷變化調節性好,運行操作方便等優點,深受廣大用戶的歡迎。在商業、工業、熱電聯產等方面得到廣泛的應用。但是,隨著國家環境保護政策、節能降耗方面的要求不斷提高,拋煤機鍋爐的消煙除塵、節能降耗、減少環境污染,提高鍋爐熱效率等問題,已成為當前急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對此,我們針對YG—35/3.82—M1拋煤機鍋爐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實地考察,經與鍋爐管理方面的專家多次交流,聯合攻關,研制開發了消煙除塵、飛灰復燃裝置改造的新技術。 拋煤機鍋爐對原煤的粒度,要求十分嚴格,應在0—3mm之間;細粉煤含量應不大于20%。而各熱電廠所燃用的煤0—3 mm之間的細粉煤均在40%以上。機械和動力把細粉煤吹揚在燃燒室中燃燒;但該型鍋爐的爐膛為開式爐膛,沒有前后拱,加上該型鍋爐二次風機選型不合理,風壓及流量太低(風機型號為9—26.5A)。正常運行時,風壓不足400mmH2O,二次風噴咀型式,截面積及前后風量比例不合理。二次風僅占一次風量的7%左右,只能達到正轉鏈條鍋爐的技術要求,射程也只有1.5米左右。能量太低,不能很好的增加煙氣的撓動性,煙氣幾乎平行上移,爐膛前部空氣過剩區與爐膛中后部缺氧區煙氣不能很好的混合,拋煤機拋入的細粉煤在爐膛中僅停留1—3秒鐘,便進入對流煙道,燃去了水分及部分揮發分。對流煙道由于溫度太低,揮發分釋出后,不能燃燒,生成大量碳黑,這也是該爐煙氣黑度大,飛灰量大,省煤器磨損嚴重,鍋爐熱效率降低的重要原因。根據該型鍋爐存在的以上問題,在不改變煤種的情況下,我們采取以下技術改造措施,并取得可喜成果。 改造內容 1.合理布置二次風,降低煙氣黑度 2. 增加飛灰復燃裝置 改造前后對比表: YG—35/3.82—M1拋煤機鍋爐為例
經濟效益 1.排煙達標可減少支付環保部門罰款; 適用范圍 高效多管除塵復燃裝置的新技術,廣泛使用于10—35t/h正轉鏈條爐、拋煤機倒轉鏈條爐。 以35t/h爐為例,我們保留了原有的水膜除塵器,拆除了文丘里煙道,在原文丘里煙道位置上安裝高效陶瓷多管除塵器,文丘里煙道的阻力大約500pa左右,而高效陶瓷多管除塵器設計的煙速比較低,阻力小,大約600pa 左右,總阻力增加不很多,一般情況下引風機不需改造。從二次風機出口接一只Ф219的管道將除下的熱灰噴射到爐膛后部重新燃燒,循環利用,類似于循環床鍋爐(見下圖),圖中使用的內襯鑄石的大曲徑彎頭,減少阻力,增強耐磨性。該飛灰回燃不同于在爐內設分離裝置(空間有限,實施困難),不改變爐內布置結構,也可只用多管除塵器,收集干灰,通過鎖氣器排入沖灰溝。第一級除塵效率按90%計算,剩余的10%煙灰大部份為粒徑30 um 以下,再利用水膜除塵器對粒徑小于10um 的煙塵有一定的捕獲能力的特點,按90%計算總除塵效率η= η (1-η2 )η=90x+(1-90%)=90%,按鍋爐出口煙塵濃度10克/m3計算,煙塵排放濃度100毫克左右。我們在臨沂某企業35噸拋煤機爐改造后,經測試排放濃度87毫克/m3,節煤量在負荷30—40噸/小時時,每天12—15噸左右,噸標煤產量達到了9.4噸的最好水平。 拋煤機鍋爐兩級除塵器加飛灰回燃簡圖 1.爐膛 2.陶瓷多管除塵器 3.水膜除塵器 4.輸灰管道 結論 實踐證明:該方案優越性在于節能、環保于一體;多管除塵器收集的干灰二次復燃,既能減輕下一級水膜除塵器的負擔,使水膜除塵器的壽命延長,因取消了文丘里,耗水量減少了一半,復燃后節煤8—10%,又能減少沉灰池的占地面積及挖灰人員的工作強度,還保留了水膜除塵器的脫硫作用。 |